萍绕高速:打造串联自然与城市、融合文化与生态的绿色交通干线
秋日的赣西大地,暑热未消。萍乡绕城高速建设工地上,建设者们顶着烈日加紧推进绿化工程,一片片草皮铺就绿色基底,一方方模纹勾勒景观轮廓,一条条框格梁守护边坡安全……萍乡绕城高速,正着力打造一条串联自然与城市、融合文化与生态的绿色交通干线。
以“美”铸魂,
文化与自然交相辉映
“高速公路不仅要通途,更要成为展示地域特色的窗口。”萍乡绕城高速项目办负责人介绍,项目自规划之初便秉持“安全节能、适用美观、经济合理”理念,将萍乡的红色文化、历史文化等元素融入设计细节,让交通设施与城市文脉同频共振。

在施工全过程中,建设者们始终坚持“尊重自然、融入自然”,围绕线路周边地形地貌、植被特征科学规划绿化方案。无论是隧道出入口的景观布局,还是服务区的绿化设计,均避免过度人工雕琢,力求实现“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的和谐意境,让冰冷的钢筋水泥焕发出人文与自然交融的温度。
协调聚美,
细节处勾勒生态底色
走进萍乡绕城高速环形匝道围合区,喷播的草籽已冒出嫩芽,与铺种的草皮形成层次分明的绿色景观,在阳光下勾勒出流畅的线条。这些看似细微的设计,既是景观装饰,更是生态防护的重要一环。

项目的绿化团队精心挑选了一批兼具护坡功能与观赏性的植物,既稳固边坡、防止水土流失,又为道路披上“绿装”。而在高速出入口区域,在做好土壤改良和养护工作同时,选用具有标志性的乡土特色植物,不仅起到引导交通的作用,更以鲜明的地域植物特色,让过往司乘一进入萍乡便能感受到浓郁的地方风情。
以绿促美,
科学养护实现四季常青
“边坡绿化不是简单种草,要根据不同坡向、坡度‘量体裁衣’。”项目办在设计与施工中持续探索创新,积极采用先进的生态修复技术和科学的绿化方案。

在边坡绿化上实行推行“一坡一设计,开挖一级,防护一级,绿化一级”的施工模式,项目团队对边坡的地质地貌、土壤性质、坡度、坡长以及周边的气候环境等进行全面、细致的勘察,结合边坡实际定制差异化植物配方,合理运用好挂网喷播施工技术,强化后期养护管理,积极打造“四季见绿、三季有花”的“美绿”边坡,让生态美成为萍乡绕城高速最鲜明的底色。
科技提美,
创新技术守护绿色边坡
边坡绿化如何兼顾美观与牢固?项目办给出的答案是“科技赋能”。在高陡边坡路段,建设者们采用框格梁防护技术,按照“点点成线,线型顺畅,线线成面,面面平顺”的原则,精准划定施工范围,通过坡面刻槽、模板吊装、混凝土浇筑等标准化工序,打造坚固的“绿色防护网”。

框格梁浇筑完成后,施工人员及时进行覆土整平,填充装有营养土和草种的植生袋,再采用客土喷播技术将混合基质均匀喷洒在坡面,最后覆盖无纺布保湿养护。这一系列工艺不仅确保了边坡稳定性,更让绿化植物扎根牢固、生长旺盛,实现了“防护与绿化一体、安全与美观兼顾”的双重目标。
当前,萍乡绕城高速的绿化工程正有序推进。这条贯穿赣西的交通大动脉,正以“路域环境美、生态功能优、文化底蕴厚”的全新姿态,书写着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