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金改扩建项目:推行多项安全管理举措保障项目稳步推进
昌金改扩建项目自开工建设以来,始终以“穿透责任链条、夯实基层管理”为核心,创新推行多项安全管理举措,有力保障项目进度,实现安全质量全程受控。

全方位管理,筑牢施工安全根基 项目严格贯彻落实新安全生产法“三管三必须”及“一岗双责”的全员责任制要求,分解细化安全生产责任指标和各岗位安全责任,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采用“三层四级”管理模式,划分16个一级网格、122个二级网格、144个三级网格、354个四级网格,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不留死角”的安全工作网络格局。 安全责任层层压实,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位建设者。从项目管理人员到一线施工人员,每个人都明确自身在安全工作中的职责,通过签订安全责任书,形成“人人有责、人人负责”的良好局面。 依托“VR产业工人培训基地”“积分超市”“安全反省屋”等安全管理举措,对一线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此外,每个施工作业点坚持每日班前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图片和内容上传至手机APP,做到培训教育全覆盖,切实全面提升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科技赋能,提升安全管控效能 昌金改扩建项目积极引入智慧手段,建立安全智慧管控平台,在全线重要控制性节点、主要交通导改口等区域设置了128路监控,并在各总包单位和项目办设置了监控大厅,安排人员24小时监控,实现了施工路段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监管,为项目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通过在导改口及其前方安装智能摄像机、智慧屏和智能警示灯,其余路段设置智能路锥等设备,实现了从常态提醒到紧急事件处理的全面监控和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新型桁梁式智能行走挂篮的应用是一项关键性的技术创新。其采用三角桁架设计,相较于传统菱形挂篮,主桁架整体重心下移,在安装时稳定性更强,不易侧翻,从结构根源上降低了施工风险。同时,在挂篮主桁架上增设的小桁车设置了限位感应装置,能在吊装作业时精准感应,一旦超出安全范围立即触发警报并停止作业,保障了吊装过程的安全,减少安全事故发生概率,为项目的安全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 为保障施工人员安全,智能手环、智能头盔等穿戴设备也被投入使用。这些设备不仅可以对人员进行实时定位、轨迹查看,还能监测人员的健康状态,如心率、体温等。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施工人员只需按下一键SOS按钮,救援人员就能快速获取位置信息,及时展开救援。 多举措并行,保障交通组织安全 施工区域临时便道出入口的管理也是安全工作的重要一环。项目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严格执行“凭证进入”制度。所有进入施工区域的车辆和人员都需提前审核登记,领取临时通行证,值守人员仔细核对信息无误后才予以放行。出入口还设置了醒目的警示标识和坚固的隔离设施,杜绝无关车辆和人员闯入,从源头上保障施工区域的安全。 在施工路段,通过科学设置水马隔离和限速监控设备,规范车辆通行秩序。S型水马隔离带引导车辆自然减速,避免车速过快引发事故;抓拍摄像头实时监测车辆速度,通过文字提示、扩音设备对超速车辆进行警示提醒。这一系列措施使得施工区域内车辆行驶更加有序,事故发生率显著降低。 针对施工过程中交安、绿化、机电等交叉作业频繁的情况,项目制定了详细的交叉作业协调机制。在施工前,对各作业班组的施工范围、时间和车辆行驶路线进行精心规划,每日班前交底会让各班组及时了解施工计划,提前沟通可能出现的交叉干扰问题。现场还安排专人指挥,确保各工序在空间和时间上有序衔接,避免因交通组织混乱导致安全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