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动态

昌金改扩建项目:环水保“三提升”,持续守护青山绿水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27 浏览量:74

沪昆高速昌金段地处地形地质较为复杂的赣西地区,区域内以丘陵河谷为主,且途径袁河、上丰岭等多处生态敏感区,做好项目的环水保工作至关重要。自开工建设以来,昌金改扩建项目紧紧围绕省交投集团“美绿高速”建设品牌的要求,通过“三大提升”统筹做好项目环水保工作,慎终如始守护沿线的青山绿水。


提升组织力,做到护水固土少污染

在项目建设之初,项目办专门成立由相关部门和参建单位领导班子组成的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对施工期间的环水保相关工作进行统筹管理及协调。结合项目实际编制印发《水土保持管理办法》《环水保第三方管理办法》,明确各参建单位水土保持工作职责,充分利用水保监理、监测单位等第三方力量协同监管,并常态化开展全线环水保巡查和检查。编制印发《环水保专项考评方案》,将水土保持管理情况与品质工程措施费挂钩,充分调动各总承包单位水土保持工作积极性。

项目坚持高标准优化设计,结合气候与土壤条件,利用高速公路两侧既有苗木资源,优先选用耐寒、耐旱、抗污且观赏性强的树种及草坪。做到速生与慢生树种互补、用材与观赏树种并重、落叶乔木与常绿灌木共生、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构建多层次景观,实现高速公路“三季有花、四季有景、处处见绿”,既提升沿线自然景观和边坡绿化效果,又保障行车安全。

针对沿线膨胀土、煤系地层等不良地质较多的情况,项目采用高分子蜂巢约束系统护坡、“TS+P”喷播、高性能植生环保混凝土、绿色加筋格宾挡墙、绿色木纤维高陡边坡无土绿植、“三位一体”防护等多种边坡绿化与生态防护技术,起到了固土护坡、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提升创新力,实现循环用降成本

项目结合沿线钢铁、冶炼等产业与资源分布特点,探索长石粉、钢渣等固废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应用,建成了全省首段钢渣沥青路面、首段长石粉改良路基,丰富路基填筑和路面原料来源,降低了施工成本,有效解决固废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此外,项目建成全省首个高速公路道路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将原有路面铣刨料进行循环再生利用,针对改扩建废旧老桥、T梁等废弃混凝土拆卸后破碎、筛分后再利用,实现了高速公路固废的高值化利用。同时,积极推动土石方综合利用,将弃方用于互通、枢纽三角区微地形打造,用于周边低洼易涝农田的土地整治,促进了耕地提质增效;充分利用隧道洞渣,用于路床填筑;通过与地方政府及企业签订综合利用协议将弃方用于地方建设项目,实现了弃渣减量与资源化利用。


提升整治力,高标准推动防治同步


项目严格贯彻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按照“带绿施工、永临结合”的原则,实施临时覆盖、临时拦挡、临时排水、临时沉沙、临时绿化等水土保持临时措施,特别是针对临近河流水域、道路村庄等重点施工区域,最大限度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避免对项目周边生态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坚持取弃土场“一场一图”设计,按图施工做到“先拦后弃”,高标准落实拦挡、边坡防护、土地整治、截排水、沉沙、植被恢复等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形成完善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措施体系,高标准打造示范性取、弃土场样板工程。

目前,昌金改扩建项目建设主体工程已经进入尾声。项目在前期做好环水保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临时用地的恢复与移交,现已完成首批临时用地移交。下一步项目将继续优化环水保措施,强化施工过程的环水保管理和监测,切实打造“美绿高速”昌金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