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萍绕项目办:“四色”党建特色文化 赋能美绿高速建设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1-03 浏览量:88

党建兴则事业兴,党建强则发展强,高质量党建是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和保障。萍绕项目办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项目建设的强大引擎,以党建“三化”建设为抓手,结合集团“美绿高速”品牌和项目公司“陆路同行”党建品牌创建,深入打造了“红文化、青廉心、金品质、绿发展”的“四色”党建特色文化,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落地见效,赋能萍绕美绿高速建设。

以红色文化为引领,全面凝聚党建共建合力

萍乡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秋收起义的策源地和主要爆发地之一,也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资源丰富,红色文化源远流长。项目办党委充分用活家门口红色资源这一“生动教材”,与省交投养护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华东交通大学、省交通设计院等党支部,开展了“追寻红色足迹、赓续革命精神、共建美绿高速”“坚持党建引领凝聚项目高质量建设合力”等多次党建共建活动,将红色教育培训融入“三会一课”、党日活动等,不断为党员教育注入红色动能。

图片

今年以来,项目办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员骨干“揭榜挂帅”,在项目控制性工程、关键点位设立党员责任区、组建党员突击队,开展了智慧试验室建造关键技术攻关工作,其中新型混凝土抗压强度智慧检测系统被评选为项目公司2023年度最精工艺。由党员领衔组建了“劳模创新工作室”,与省交投养护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华东交通大学共同成立了2个“博士团创新工作室”,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目前,已取得江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五届江西公路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公路学会第五届全国公路微创新大赛金奖、第五届全国交通建设“微创新”成果大赛二等奖、江西省职工“五小”活动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西省第四十五次质量管理QC小组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2024年公路隧道“四新技术”重点推广目录2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表SCI论文1篇。党建引领成效凸著,党工共建互促互进。


以清正廉心为保障,切实筑牢拒腐防变底线


项目办将“莲文化”与“廉文化”相融合,充分吸收了萍乡莲花县的以“红”育廉、以廉促“红”的廉政文化以及甘祖昌、龚全珍夫妇的将门家风,积极创建以“一路美绿,一路廉洁,一路平安”为核心内容的廉政文化,精心打造“清廉园”廉洁文化阵地,营造项目驻地廉洁文化浓厚氛围。

图片

同时,项目办结合党纪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了警示教育活动10余次,召开了项目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双促双进”会议,纪委书记以“细学法规、重在落实”为主题讲授了专题党课,开展了“党建领航、党纪护航、青春绽放、奋进征程”“探访红色足迹、学习党规党纪、建设美绿高速”等活动10余次。扎实开展了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和典型案件整改整治,严格落实《项目建设管理公司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正负面清单》,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农民工工资发放情况作为监督的重要内容,采用“四不两直、全面覆盖”方式,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明察暗访10余次,切实筑牢了廉洁堤坝,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以“金”品工程为核心,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


2024年,萍绕项目办顺利完成揭牌,项目建设全面开工,项目团队以“起跑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奋斗姿态,全力以赴争取有利天气抢工期、抓进度、保质量,制定了“百日攻坚提速奋进、锚定目标提质增效““聚焦目标、全力冲刺、打赢年底收官战”等多个专项活动,推动大临设施建设等多个分项施工顺利完成目标节点。

图片

项目办还集中打造了省高速公路项目首个标准化、数智化“云检测中心”,实现了77项试验检测数据自动采集上传,涵盖80%的试验检测类别,目前已研发完成全自动筛分粒度仪等5台套试验检测设备,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高速公路智慧试验室建设模式。“云检测中心”还承办了2024年江西省“天工杯”交通执法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暨江西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技能竞赛,得到了业内广泛好评。

为提升品质工程建设,项目办全体参建人员始终以“开路先锋”的精神,铸就如金子般“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制定了《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实施方案》等多项管理性文件,严格强化过程管控,加大对进场地材、钢筋的抽检频次,全年共检测1600余批次,合格率100%。同时,项目办还制定了《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要点》,邀请省建材院专家团队指导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仅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及外观品质,还节省成本约3000万元。针对施工管理工作,项目办进一步加强了施工班组标准化考评,积极推行班组5步骤管理,获得了省质量协会质量信得过班组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


以绿色发展为动力,全力绘就美绿萍绕高速

项目办始终牢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出行需求”是高速建设的“国之大者”,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科技化、数智化,打造出一条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美丽绿色高速公路。

图片

为减少对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项目团队对芭蕉岭隧道采用“零开挖”进洞,在桥梁下部结构施工完成后,及时清理现场、整平地面,撒播草籽,做到桥下环境与周边自然环境融为一体,避免了工程建设对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积极推行永临结合,减少占用土地资源约134亩,建设“永临结合”乡村振兴路约2.41km,实现低影响建造。推进路域外固废综合利用,通过采用萍乡钢铁厂、华能电厂的粉煤灰和矿渣粉等固废材料进行混凝土生产,可以消纳1.8万吨矿渣粉及5.72万吨粉煤灰,不仅解决了当地“废料”的处理难题,还能减少6.66万吨的碳排放。

针对目前高速公路绿化植物层次单一,景观效果欠佳的问题,项目办明确了边坡分级分色打造思路,邀请专家指导花草籽配方合理搭配设计,凸显边坡景观层次感,营造良好的视觉效应,亟力将萍绕高速公路打造成“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彩色生态长廊”。为强化施工现场环水保管理,项目办分别向各施工法人单位发送公函,要求法人单位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大对项目现场的监督检查力度,保障现场施工“零违法”。

任重道远须策马,风正潮平好扬帆。萍绕项目办始终以党建为引领,以“四色”党建特色文化为纽带,团结带领全体参建人员,笃行不怠、乘风破浪,谱写美绿萍绕高速新篇章。